精彩小说尽在巧秀文学!手机版

巧秀文学 > 其它小说 > 大唐狄公案小说

大唐狄公案小说

爱吃牛肉的小锅包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大唐狄公案小说》是作者“爱吃牛肉的小锅包”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姜柠砚永徽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主要讲述的是:午夜十二点的城郊废弃工铁锈味裹着潮湿的霉往姜柠砚鼻腔里她贴着斑驳的水泥墙指尖攥着冰凉的手指节泛战术背心下的警徽硌着肋像块烧红的烙铁——这是她追捕连环凶嫌“影子”的第七十二小“影子”,三个月内连害五每起案件都干净得像被水洗没留下半点指纹、毛只在现场留下半枚诡异的鸟形烙警方追了近百才终于靠监控死角的模糊影锁定了这个藏在废弃工厂的巢“姜西南...

主角:姜柠砚,永徽   更新:2025-10-08 18:12:0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午夜十二点的城郊废弃工厂,铁锈味裹着潮湿的霉气,往姜柠砚鼻腔里钻。

她贴着斑驳的水泥墙根,指尖攥着冰凉的手枪,指节泛白。

战术背心下的警徽硌着肋骨,像块烧红的烙铁——这是她追捕连环凶嫌“影子”的第七十二小时。

“影子”,三个月内连害五人,每起案件都干净得像被水洗过,没留下半点指纹、毛发,只在现场留下半枚诡异的鸟形烙印。

警方追了近百天,才终于靠监控死角的模糊影像,锁定了这个藏在废弃工厂的巢穴。

“姜队,西南角通道安全,请求下一步指令。”

耳麦里传来队员小李压低的声音,带着难掩的疲惫。

姜柠砚舔了舔干涩的唇,目光扫过前方漆黑的走廊。

走廊尽头的房间亮着微弱的蓝光,像只蛰伏的兽眼。

她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对着耳麦低语:“呈扇形包抄,注意规避门窗,他手里可能有凶器。”

队员们迅速到位,脚步声轻得几乎听不见。

姜柠砚深吸一口气,猛地踹开虚掩的房门。

房间里一片狼藉,散落着破碎的电子元件和几张受害者的照片。

正中央的铁桌上,摆着个拳头大的黑色装置,蓝光就是从装置表面的指示灯里透出来的。

一个穿黑色连帽衫的男人背对着门站着,帽檐压得极低,只能看见削瘦的下巴。

“不许动!

警察!”

姜柠砚举枪瞄准,声音冷得像冰,“‘影子’,你跑不掉了。”

男人缓缓转身,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

他手里根本没有凶器,只有一根连接着黑色装置的导线。

“姜警官,追了我这么久,辛苦了。”

他的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在摩擦,“可惜,游戏该结束了。”

“放下装置!”

姜柠砚心头一紧,警徽的温度似乎烫得她皮肤发疼。

她太清楚了,这是“影子”的风格——从不按常理出牌,甚至不惜同归于尽。

“放下?”

男人嗤笑一声,指尖在装置上轻轻一按。

指示灯瞬间从蓝色变成刺眼的红色,发出“滴滴”的急促声响。

“这东西可是我特意为你准备的,里面的‘料’,足够把这里炸成平地。”

姜柠砚瞳孔骤缩,厉声吼道:“小李!

带队员撤退!

快!”

可己经晚了。

红色指示灯疯狂闪烁,像濒死之人最后的挣扎。

姜柠砚只觉得眼前炸开一道白光,比正午的太阳还要刺眼。

紧接着,震耳欲聋的巨响冲破耳膜,巨大的冲击波像一只无形的手,狠狠将她掀飞出去。

身体撞在墙上的剧痛传来,枪从手中脱落,耳麦里只剩下刺耳的杂音。

意识模糊的最后一秒,她看见男人被火焰吞噬的身影,还有自己胸前那枚染血的警徽,以及口袋里那部还在发烫的执法记录仪——那里面存着追捕“影子”的所有证据。

“操……”她低骂一声,彻底失去了意识。

……不知过了多久,姜柠砚猛地睁开眼。

最先恢复的是嗅觉——不是工厂的铁锈味,而是一股淡淡的、混合着干草和尘土的气息。

接着是触感,身下是硬邦邦的木板床,盖在身上的被子粗糙得硌皮肤,还带着股霉味。

她挣扎着想坐起来,脑袋却像被重锤砸过,昏沉得厉害。

视线逐渐清晰,她发现自己躺在一间极其简陋的房间里:土坯墙斑驳脱落,屋顶盖着茅草,角落里堆着几捆干草,唯一的窗户是用纸糊的,透进微弱的光线。

这不是医院,更不是她熟悉的任何地方。

姜柠砚心里一沉,下意识地摸向胸前——警徽不见了。

她又摸向口袋,战术背心、手枪、手机全没了,只有右边口袋里似乎装着什么硬邦邦的东西。

她掏出来一看,心猛地揪紧。

是那部损坏的执法记录仪,屏幕碎得像蜘蛛网状,机身烫得厉害,显然彻底报废了。

旁边还有一个巴掌大的黑色小包,是她随身携带的迷你急救包,拉链开了条缝,露出里面几包止血粉和一片创可贴。

最底下,还压着半块指甲盖大小的金属片——那是她定位器的芯片,不知什么时候被震碎了。

这些是她从现代带来的,仅有的东西。

“穿越?”

这个荒诞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姜柠砚自己都觉得荒谬。

她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从不信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可眼前的环境、身上的粗布衣服、消失的装备,无一不在否定她的认知。

她掀开被子下床,双脚踩在冰凉的泥土地上,打了个寒颤。

走到窗边,她小心翼翼地掀开一点窗纸往外看。

外面是个小小的院子,围着低矮的土墙。

院子里有个老妇人正蹲在井边打水,穿着灰色的粗布襦裙,头发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

院门外是条土路,偶尔有穿着短打、扛着锄头的男人走过,远处隐约能看见低矮的房屋轮廓,屋顶全是茅草或瓦片。

没有汽车,没有电线杆,没有任何现代社会的痕迹。

姜柠砚的心脏狂跳起来,她扶着窗框,强迫自己冷静。

作为一名刑警,她最擅长的就是在混乱中寻找线索。

她低头打量自己的衣服——粗麻布的交领短衫,黑色的长裤,脚上是一双破旧的布鞋,尺寸明显比她的脚大一圈。

“姑娘,你醒了?”

门外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紧接着,门被推开,刚才在井边打水的老妇人端着一个陶碗走进来。

老妇人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很温和,看见姜柠砚站在窗边,笑着说:“醒了就好,昨天下午在驿站门口看见你倒在地上,脸都白了,喊也喊不醒,就把你扶进来了。”

驿站?

姜柠砚抓住关键词,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婆婆,这里是……哪里?

现在是什么时候?”

老妇人把陶碗递过来,碗里是温热的米汤:“这里是云陵县外的驿站啊,姑娘你是赶路累晕了吧?

现在是永徽三年的秋天,天儿刚转凉,可得注意身子。”

永徽三年?

云陵县?

姜柠砚手里的陶碗差点摔在地上。

永徽,那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她真的穿越了,穿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她靠在墙上,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压下翻涌的情绪。

脑海里闪过“影子”被火焰吞噬的身影,闪过队员们可能受伤的画面,闪过自己未完成的追捕任务。

可现在,说这些都没用了。

她死了,在追捕凶嫌的过程中牺牲了。

然后,不知为什么,来到了这个陌生的时代。

姜柠砚看着手里的执法记录仪和急救包,指节用力到发白。

警徽不在了,但刻在骨子里的责任感还在。

“影子”虽然死了,但她作为警察的本能,让她无法对眼前的陌生处境坐以待毙。

先活下去,再弄清楚这里的情况。

抬起头,看向一脸关切的老妇人,挤出一个生硬却真诚的笑容:“谢谢您,婆婆。

我……我赶路时不小心摔了,好多事记不清了。”

老妇人没多问,只是叹了口气:“可怜的孩子,先把米汤喝了吧,垫垫肚子。”

姜柠砚接过陶碗,温热的米汤滑进胃里,驱散了些许寒意。

她看着碗里浑浊的液体,又看了看窗外陌生的唐朝景象,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唐朝,她姜柠砚,都不会认输。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